当前日期:

学院新闻

(四川农村日报)川农大团队研究的这项种植技术缘何写进了中央一号文件 杨文钰:22 年力促“玉豆”情深

时间:2022-03-04  来源:     点击数:

开栏语

大豆,重要的粮食作物。当前,我国大豆大量依赖进口自给不足,已成为困扰国家粮油安全的“卡脖子”问题。

四川当前的大豆产量已位居全国第三。前不久,中央一号文件明确,将在“黄淮海、西北、西南地区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今年,全国预计推广面积达1510万亩。其中,四川承担了310万亩,占比约20%,实属“挑大梁”。

四川将怎样如期保质完成这一任务?从即日起,四川农村日报推出《奋“豆”吧,四川》系列报道,记者走进科研院所、田间地头,分角度、分阶段、分区域关注大豆扩面任务在川如何落地落实;积极宣传我省在大豆扩种上,如何攻坚克难、积极创新,全面展示乡村振兴背景下,四川捍卫粮食安全的坚定决心!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邓嗣华 刘佳 范莉 洪瑜

2月25日下午,四川农业大学教授杨文钰和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们开了一个视频会议。“栽培的、育种的……各类专家都有。”杨文钰说,这是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全国专家组开的首次碰头会,商议今年的工作安排和在示范推广中需要解决的一系列配套问题。

3天前,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发布,其中提到要“在黄淮海、西北、西南地区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按照计划,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今年要在全国示范推广1510万亩,四川承担310万亩。

为此,专家组随即成立,杨文钰任组长,开始马不停蹄地在全国各地开展技术推广和培训,会议前,他刚刚从山东、上海返蓉。

一项种植技术,为何写进中央一号文件?它和杨文钰有什么关系?

25日,专家组会议前,我们与杨文钰面对面,试图厘清对玉米大豆在粮食生产中的价值认知,解开玉米大豆“相爱相杀”的生产状况和讲述四川科研团队 22 年坚持攻关“玉豆情深”的科研故事。

(一)为什么是玉米和大豆

中央一号文件里,“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出现在最前面第一项内容“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的第二子项里面,第二子项是“大力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即我国要扩大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

为什么要“扩豆”?我国是大豆原产地,千百年来,从一块豆腐、一瓶酱油、一桶豆油开始,大豆已经融入我们的生活,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消费国。同时,我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大豆进口9651.8万吨,产量仅有1640万吨,进口依存度达85.5%。

2021年,稻谷、小麦、玉米分别占我国全年粮食总产量的31.17%、20.06%、39.91%,大豆仅占2.4%。

要扩豆,前提是要稳定前面的三大主粮生产。

“玉米大豆同等重要,但玉米的需求量更大。”杨文钰,学科方向是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栽培岗位专家。

他介绍,玉米、大豆是我国大宗粮油饲农产品,常年需求玉米3.3亿吨、大豆1.2亿吨。两者为同季旱粮作物,如以净作生产方式满足两者需求,用地量将近15亿亩。

我国耕地面积有限,很明显,以各自净作实现玉米、大豆自给是不可能的——玉米、大豆争地矛盾,始终是困扰我国粮油安全的“卡脖子”难题。

扩种大豆,不能与主粮争地,怎么办?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正是为破解这个难题而生。

(二)这项“四川贡献”起于22年前

这项技术到底带来什么?杨文钰总结,简单直接,就是“玉米不减产,每亩多收100~150公斤大豆”。

不久前,科学出版社出版了《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一书。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主任委员陈锡文专门为该书作序,提到这项技术在“保证玉米不减产的情况下,增收一季大豆,为国家保证玉米产能、大幅度提高大豆自给率提供了新途径,对于缓解玉米大豆争地矛盾、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意义重大”。

2021年,我国玉米种植面积超过 6.5 亿亩,理论推演,如果全部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大豆可以增收650亿~975亿公斤(6500万~9750万吨),即这个理论数据正好接近我国全年大豆进口量。

“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被写进中央一号文件后,杨文钰明显感觉比往年忙多了。今年,农业农村部将在全国16个省份示范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其中杨文钰团队承担10 个省份的示范推广任务。“全国各地都有人邀请我们去示范推广。团队20多个人,分工协作,全国飞,今年有得忙了。”杨文钰感叹。

全国大面积推广热潮刚刚开启,可杨文钰团队对这项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实际上已经持续了22年。

时间回溯到上世纪 90年代末。杨文钰介绍,当时,在蜀中丘区,旱地小麦、玉米和甘薯间套种颇为普遍,即“麦玉薯”盛行。可麦玉薯这三种作物都耗地,搭配起来容易造成水土流失。“最初是为了解决麦玉薯带来的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不断下降的问题。”杨文钰介绍,2000年前后,他开始组建团队启动“麦玉豆”新三熟间套种模式研发,其中又以玉米大豆新型间套种技术为重中之重。

由此,蜀中栽培史开始从“麦玉薯”转向“麦玉豆”。

2006年,蜀中大旱,杨文钰团队的玉米套大豆试验田却实现了玉米不减产,大豆亩产100公斤以上。次年,“麦玉豆”新三熟间套种技术被写入了四川省委一号文件。

随着时间推移,从大英、乐至、中江等地发轫,这个新的栽培技术逐渐在川中、川东北、川南丘区示范推广开来,并逐渐发展成今天的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并获得四川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可以说,四川大豆总产量能够跃居全国前三,该技术功不可没。

(三)关于过去、现在和未来

22年的坚守,杨文钰团队从两三人的小队伍发展到上百人的大团队,一路上,雍太文等多位成员更是从研究生毕业到如今已经当上了教授。

原先地上全部种玉米,现在2行玉米中间要加种与2到6行大豆,玉米面积就减少了,怎么会不减产?

杨文钰解答:间套作,光的利用是决定作物产量高低的重要因素,有个名词叫“边行效应”,带状间套作后,每行玉米都有边行优势,可立体多面受光,大豆也有充足的受光空间。“再搭配紧凑型玉米品种和耐荫抗倒的大豆品种,以及合理施肥,从而让一亩地产出 1.5 亩地的粮食。”杨文钰简而言之:“概括起来就是选配品种、扩间增光、缩株保密。”。

另外,由于大豆有固氮的作用,技术施行两年后,每亩地还可减少4公斤左右的氮肥施用,绿色生态效益明显。

“这其实也是向我们老祖宗借的智慧。”杨文钰说,农作物间套作,是中国传统农业精耕细作的优秀成果之一,玉米间套大豆,是中国农民在长期农业生产自然形成的耕作传统。

从耕作传统发展到现代栽培技术,玉米与大豆的种植情缘,必定是一个农业现代科技研究的集成系统。大豆遗传育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盖钧镒等专家评价:“该成果在间套作理论、技术、机具和应用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整体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其中,如何实现机械化以实现大面积推广,依然是目前业界最关注的问题。对此,杨文钰团队积极与农机公司合作,“通过创新设计机具结构等方式,目前我们已可实现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耕种收全程机械化。”

如今,这项技术已经连续十二年被农业农村部主推。杨文钰的团队也在继续他们22年的坚持,他说,接下来还要在三个方向努力:一是继续提升机械化作业效率;二是研发出更加匹配该技术的耐荫大豆品种;三是根据不同的地区特点,不断优化空间布局等核心技术,使其更加“本土化”“接地气”。

“我的未来目标,是希望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能在全国大范围、长期推广。而真正做好这三件事,则未来可期。”放眼未来,杨文钰坦言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原文链接:https://country.scol.com.cn/shtml/scncrb/20220304/87153.shtml

党委办电话:028-86290875  行政办电话:028-86290872  就业办电话:028-86290871

通讯地址: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第二教学实验楼  邮编:611130

雅公网安备5118010004号  版权说明:Copyright © 2021 NXY.SICA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