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一级学科

植物保护

时间:2016-06-15  来源:四川农业大学 农学院     点击数:

一、学科概况

植物保护学科(Plant Protection)隶属于农学学科门类中的一个一级学科,是研究植物与病原物、虫、草、鼠等植物­—有害生物相互作用的生物学特性、发生危害机理以及与环境条件的互作机制,监测预警和防空技术的一门综合型学科。我校在教学科研上实际上涵盖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学和农药学三个二级学科。

(一)学科发展趋势及建设意义

在植物病理学方面,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和植物种植结构的变化,强化重大病害发生规律的基础研究,将研究成果应用到植物病害的综合防治中,这是植物病理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如生物芯片、DNA指纹等技术在植物病害监测与诊断中的应用。随着网络和信息系统的发展,建立病害的各级网络化诊断、监测和预警体系,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加强危险性入侵病害的监测预警与应急防控技术的储备研究。在防控策略上向着有害生物的系统管理、生态治理和持续治理方向发展。

在农业昆虫学方面,选择重大农业害虫及其天敌,系统开展植物­—农业昆虫相互作用的基础研究,揭示虫害成灾机制及害虫控制与天敌利用,并将研究成果应用到虫害的综合防治中。

在农药学方面,加强新的农药作用靶标和有机生态农药、生物源农药的研发,以及手性农药高活性异构体的研究开发;对各类手性农药的环境行为和毒理进行系统研究。

植物保护学是关系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环境安全的最重要学科之一,作好学科规划和建设,不仅有利于本学科的健康持续发展,而且,还可为我校建设有特色高水平“211工程”大学、加快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提高我校自主创新能力作贡献。

(二)本学科已有工作基础

学术队伍:目前植物保护学科在编在岗教师共20人,其中正高8人,副高5人。

科学研究:国家、部省级科研项目及横向合作项目为支撑,开展了植物病害及生物防治、植物抗病性及利用、分子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生物农药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植物病害及生物防治方面:制订了四川省梨、柑桔、桃等重要果树病害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关键技术;构建出油菜菌核病、水稻稻瘟病、稻曲病和小麦锈病、白粉病的综合防控技术。鉴定四川植物病原新种20余个,首次在国内探明了桃植原体黄化病原;鉴定植物病害生物防治锈生座孢重寄生菌新种5个,对锈生座孢重寄生菌的系统研究成果经鉴定达国际先进水平;利用木霉生防菌防治植物病害收到较好的防效。在植物抗病性及利用、分子植物病理学方面:探明了小麦、水稻、油菜、玉米、葡萄等种质资源的抗病性情况和抗性机制,分析了小麦白粉病菌、赤霉病菌、玉米弯孢病菌、稻瘟病菌等重要病原的群体遗传结构和致病机理。在水稻、玉米、小麦中筛选了一批可利用的抗源材料,标记了抗小麦白粉病、赤霉病的基因,创制了兼抗白粉病和赤霉病的中间材料。将分子生物学技术与植物抗病性、抗病育种、病原鉴定等研究相结合,取得了突出成绩。在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方面,初步探明了四川小麦品种和野生近缘种对麦蚜的抗性,鉴定出21份抗禾谷缢管蚜材料,探明丁布为小麦抗蚜的重要生化标记。发掘验证Bt模式基因6个,探明了西藏飞蝗和光滑足距小蠹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光滑足距小蠹和虫道真菌的共生关系。在生物农药研究方面:正致力于植物病虫害生防菌、害虫天敌、植物源农药、微生物源农药的开发和利用,旨在开发低毒、对人畜安全、与环境相容性好的无公害农药新品种。

研究条件:拥有病虫害综合治理实验室、分子植物病理室、生物防治实验室、无公害农药研究实验室等多个功能实验室,实验设备可基本满足所研究领域需要,拥有多个校外示范基地,承担了国家级及省部级项目30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6项,项目涉及水稻、小麦、玉米、油菜及十字花科蔬菜等多种主要作物病虫害的综合治理措施,这些条件为该学科领域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人才培养:已招收和毕业博士、硕士270余人。

经费保障:

(三)现状分析

在过去5年间,本学科取得如下成绩:

完成国家、部省级科研项目30余项,主持、主研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开发出作物种衣剂10。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SCI收录6篇。

尽管如此,本学科无论是在师资力量和科研条件上,还是在办学规模、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上与国内同类一流学科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在师资力量上,一方面是力量单薄,全部教师才20名,要承担本科生、研究生的教学任务,同时又要在科研业务上多出成果,教学研究力量显然过于薄弱;另一方面,教师队伍存在严重的人才断层,正高级职称教师只有一名在40岁以下,其余的都在50岁左右;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只有5名。科研条件上存在空间严重不足;教学上存在教材落后、内容不全等问题。与国内同类一流学科之间存在极大的差距,与国家重点学科要求之间的距离更是相去甚远。

二、指导思想及发展思路

(一)指导思想

在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和“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科技方针的指导下,本学科将本着“以学生为本、学术为天进行学科建设规划。

(二)发展思路

加强本科教学、提升研究生培养水平,培养适应生产、教学、科研不同层次、不同需要的植物保护专门人才。

(三)建设目标

1. 师资队伍建设目标:到2020年,拥有一支涵盖植物保护一级学科下属三个二级学科均有不同人才、梯队明显、学科方向明确、研究成果突出的师资队伍。具体目标是:拥有高级职称且科研经费充足有余的教师20名;其中植物病理学专业10名,农业昆虫专业6名,农药学专业4名。建立经费充足、有稳定研究方向、研究成果突出的、教授领导下的研究小组15个。

2. 学科建设目标:植物保护一级学科成为博士授权学科和四川省重点学科。

3. 教学建设目标:本科毕业生踊跃考研,研究生生源充足有余

4. 科研建设目标:获得标志性研究成果

三、主要建设内容

(一)学科方向凝练

本学科根据目前各位教师的研究领域和今后的建设发展方向,拟凝练成下列6个研究方向:

1. 生物防治:包括植物病害、虫害、草害的生物防治;是不同二级学科共有的一个研究方向。

2. 植物病害及其综合防治:本研究方向涵盖植物真菌病害、细菌病害、病毒病害、作物病害、园艺植物病害、药用植物病害及其综合防治研究,研究的侧重点在植物病原物的鉴定、致病机理的研究和综合防治策略的探索等

3. 植物抗病性及其利用:本研究方向重点在筛选、鉴定、发掘和构筑植物病害的抗病性,创制抗病育种新材料和培育抗病植物新品种。

4. 昆虫生态及害虫治理:本方向主要研究农业害虫的发生规律及其控制理论和技术

5.生物源农药:主要对植物、微生物等产生的活性生物代谢产物进行开发和利用,旨在开发低毒、对人畜安全、与环境相容性好的无公害农药新品种。

6. 农药毒理:主要研究农药对有害生物的作用,包括其作用方式、作用机理、代谢、选择性原理、抗药性机理、在环境中的行为、对非靶标生物及环境生态的影响等。

(二)基础条件建设

本科实验室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除了添置必备的本科教学设备改善本科教学条件外,力争将植保学科本科实验室打造成国内一流的专业实践教学平台。将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和科研兴趣培养计划融入到实验教学中,在实验平台建设基础上,满足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需求。建设一支素质高、能力强、懂技术、善管理、乐于奉献、勇于创新、热爱实验室工作的稳定的实验队伍。配备与实验室硬件条件相适应的软环境,为促进实验教学、学生实践创新活动的开展和自主学习创造优良条件。

学科实验室建设:进一步完善植物保护学科每个研究方向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条件,提高学科整体水平,使学科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

开放实验室建设:逐步建立健全本学科实验室的开放制度,并设置具有较高管理水平,形成稳定、高效的开放性实验的运行机制。组织实施在专业、技能、兴趣等方面有针对性的项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开放性实验,同时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项目,培养创新意识;运行奖励机制,动员教师积极参与指导工作,组织研究生配合教师辅助指导,形成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三)学术团队建设

教授领导下的研究小组建设:建设多个教授领导下的研究小组,每个小组有固定的研究方向,并在所在的研究方向开展系统的、连续的、全面的科学研究,以研究带动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

不同研究方向交叉的协同创新团队建设:与本学科有交叉的学科专业团队进行合作,发挥各自优势,组建创新团队,达到多学科的协同发展,开拓新的研究领域。

(四)科学研究提升

在病毒、细菌、线虫等植物病原学领域,依托分子病理实验室,加强病原的分子诊断和群体遗传等基础研究;针对四川农业生产中的重大植物病害问题,对集成的2套成熟的防控关键技术进一步推广应用,应用范围普及到四川大部分作物主产区域;到2012年力争获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以上,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40篇以上,被SCI等收录论文2050篇;出版专著或教材5部以上。

(五)人才培养提升

鼓励本科生进入实验室进行科学研究,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对自己的学术成果进行总结,写出高水平的学术论文。

(六)对院内、校内相关学科的引导与带动作用

加强与农学院的农学、遗传育种、作物栽培专业及园艺学院、生命理学院的合作与交流,带动其在相关领域的病虫害防治水平,提升与其相关领域的交叉研究。

四、具体举措

目标是到2020年建立不同年龄结构的、人才梯队明显的、涵盖不同稳定研究方向的、教授领导下的研究小组15个,长远目标是建立“教授养学校”而不是“学校养教授”的良性循环机制。

1. 合理利用现有师资队伍,发挥优势互补,稳定并加强教学工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目前的问题是个别教师教学任务偏重,而个别教师没有参加一门课程的教学,年轻教师的教学任务也偏少,不利于教学质量的保证和学科的发展。介于此,为保证教学质量,建议本科教学每门课程除现有教师作为主讲教师外,增加一名青年教师作为助讲教师。研究生教学,每位导师每学期必须主讲或参加一门课程的教学,但每位导师每学期全部主讲课程最多两门,主讲和参加的全部课程每学期不得超过3门。

2. 建立教学督导小组,推动精品课程建设

建议建立包括由三个二级学科点负责人、23名离退休教授和其他相关学科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在内的教学督导小组,每学期对包括本科和研究生教学的任课教师的教案进行审查,要求教学内容跟踪学科发展前缘进行更新,从而保障教学质量。同时,对新任课师的教学能力进行综合考察和指导。结合上述两个方面的措施推动本科教学省级和国家级精品课程的建设,稳步提高本科和研究生教学质量。

建议督导小组任期3年为一届,鼓励连任,第一届督导小组从20122013学年开始履职。

建议第一届督导小组名单:

组长:叶华智

副组长:黄云

成员:潘光堂、叶华智、文成敬、黄云、李庆

3. 鼓励青年教师出国留学,并在教学科研中担当重担

现有的几名青年教师,个别尚未获得博士学位,应鼓励攻读博士学位;而且,多数教师没有出国留学经历,应鼓励他们出国深造,增长见识,开阔视野;在现有的教学科研任务中,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勇于担当重担。

4. 加大引进人才力度

建议在未来10年内,每个二级学科按学校现有引进人才标准引进优秀人才以上的各类人才510名,整个学科引进1520名。对引进人才的最基本要求是:在引进后35年内他们不仅能够通过申请外源的科研经费进行自养,而且还能对整个学科和研究型大学建设贡献力量,推动“教授养大学”的研究型大学建设。

5. 建立植物保护学科分子生物学开放实验室,提升人才培养和科研水平

藉引进高端人才王文明研究员之际,结合“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建立植物保护学科分子生物学开放实验室,设立开放实验室导师组和开放科研席位,接受来自本学科师生申请在开放实验室从事科研和毕业论文研究工作。每个开放科研席位研究经费每年5万元,开放科研席位的科研经费通过三个渠道筹集:一是学校为每个开放科研席位提供科研补助,二是开放实验室研究成果按现有相关政策获得的后补助(奖励),三是开放实验室导师组的导师成员的研究经费资助。

建议开放实验室从20122013年开始运转,设立开放科研席位10个,以后根据申请人数的情况逐年增加,年度增加席位数不超过5个。建立的最初5年,建议学校按实际接纳进入开放科研席位的人数每年每个席位提供科研补助经费5万元,以后随着科研后补助的提高和导师外源科研经费的增长,逐年降低科研补助经费,降低额度为每年1万元。争取到2020年开放实验室设立的开放科研席位达到并维持在50个的水平,同时,实现开放科研席位研究经费的自给自足。在此期间,争取将开放实验室建设成四川省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开放实验室导师组按自愿互利的原则组建,每个导师提供至少一个以上开放科研席位的研究经费,即5万元以上。

建议我校双支计划“植物广谱抗病创新研究团队”的研究经费全部用于补助开放科研席位,该团队成员中经费充足的导师自动进入开放实验室导师组,按此建议,开放实验室建立初期导师组的人员将有:王文明、黄富、张敏、李燕

6.创造良好的教学条件,培养高素质人才

建议年招收博士研究生46人,硕士研究生25人以上,本科生120人。培养毕业20名博士和硕士高素质人才。在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指导研究生和本科生发表论文20篇。

7. 加强与其他学科间和对外交流合作

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外高水平学校、科研院所的交流合作,建设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邀请国外专家来校讲学57人次,国内知名专家来校讲学69人次;派出出国留学、访问、合作研究或出席国际会议年均23人次。


党委办电话:028-86290875  行政办电话:028-86290872  就业办电话:028-86290871

通讯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  邮编:611130

雅公网安备5118010004号  版权说明:Copyright © 2021 NXY.SICA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