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二级学科

植物生理学

时间:2014-09-16  来源:四川农业大学 农学院     点击数:

植物生理学系具有悠久的历史,其前身是四川大学植物生理学课程组,1956年随四川农学院在雅安独立建院时,与植物学课程组共同成立植物学与植物生理学教研室。1958年与动物学合并为生物系。1960年与动物学、植物学分开,回到农学院植物生理教研室。1993年和作物栽培与耕作学系合并为植物生理与栽培系;2003年与遗传学系合并为生物技术系。2007年与遗传学系分开成立植物生理学系。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植物生理学系已经成为实验条件先进,学术水平高,理论和实践结合紧密的优秀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集体。

教学工作:

植物生理学系目前承担了博士、硕士、本科3个办学层次的教学任务。涉及课程主要有植物生理生化专题(博士)、分子生物学专题(博士)、高级植物生理学(硕士)、植物生理学(本科)、植物生理学实验(本科)、植物组织培养(本科)、植物繁育与产业化实践(本科)等,覆盖了全校(农学院、风景园林学院、资环学院、林学院、园艺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动科院)近20个专业。教学中积极改革创新,建成植物生理学省级精品课程,获四川省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获四川农业大学教学成果特等奖2项,一等奖3项。主编或参编全国统编教材6本、专著3部。

培养的研究生和本科生质量高,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发表率100%以上,本系管理的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生本科生考研上线率达32%以上,就业签约率达100%,毕业生进入事业单位、企业、技术推广及行政部门从事植物类生产相关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经营管理工作。为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和人才支持。

科研与推广:

植物生理学系自70年代开始进行植物组织培养、花药培养等生物技术研究,在国内领先的《植物单倍体育种》论文集上连续发表多篇论文。80年代初,响应周恩来总理关于加强基础理论研究的号召,成功申报国家科委“光合作用与农作物生产”、农业部“生物技术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等科研项目。胡延玉、刘熔山、熊庆娥等前辈专家将植物生理学技术与农作物、果树和花卉的育种与栽培相结合,取得大量科研及推广成果。胡延玉教授自80年代开始在省内率先开展马铃薯资源收集与组织培养研究,“马铃薯茎尖脱毒快繁技术及推广” 1992年获四川省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为本系马铃薯科研、教学与推广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十一五以来,植物生理学系按一手抓创新、一手抓转化的发展思路,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农业部和四川省科研项目30余项,累积到位科研经费500余万元。取得了一批国内外公认的研究成果,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9项,其中, “马铃薯周年生产技术体系构建与推广”获2013年农业部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农业技术推广合作奖,“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获2013年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国内外重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SCI收录论文3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4个、实用新型专利5个。

系主任:文涛  办公室地址:3420 电话:028-86290967

副主任:杨世民 办公室地址:3420 电话:028-86290967

党委办电话:028-86290875  行政办电话:028-86290872  就业办电话:028-86290871

通讯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  邮编:611130

雅公网安备5118010004号  版权说明:Copyright © 2021 NXY.SICA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版权所有。